怀念陈晓旭(怀念陈晓旭纪录片)

怀念陈晓旭

--->陈晓旭也是我心目中的潇湘妃子、绛珠仙子,不仅要从银屏演绎和生活本色中去怀念她,还要从传承中国文化的文明角度去怀念她。——尹诤洁若说没奇缘,今生偏又遇着她……想眼中,能有多少泪珠儿,怎经得秋流到冬尽,春流到夏。那时的庭院柳林、诗意缠绵、晚风细雨让我对昔人已去八载的那份怀念和感激之情愈加清晰和强烈。清楚的记得那是在我高考时,去外公家,看到粘贴在那面白色架壁上的戏剧红楼梦画图中的《葬花吟》而不能自抑。自那时起我就给那个柔弱忧郁且才情四溢的女子结了缘,高考落第,就不知不觉的深陷红楼之中。忙于生计还是依依不舍地把翻阅多次的那本叫作《红楼梦》的古典名著放到一边,给冷清了。87年版电视连续剧《红楼梦》在不经意间燎原了我那颗请辞村官秃废的心,确切地说是从曹雪芹笔下呼之欲出的林黛玉——陈晓旭感染了我。在生命中除了母亲外,值得我崇拜和尊敬的女性有:海伦。凯勒、南丁格尔、谢道韫、李清照、秋瑾、冰心、宋庆龄……至于林黛玉——陈晓旭简直是融进了我的灵魂,然而谁都挽不住她匆匆离世轮回的脚步。这不,还得从与陈晓旭一起“生活过三年”的那位宝哥哥说起——欧阳奋强先生在他的《记忆红楼》一书中是这样说的:“她已经是人们心目中的潇湘妃子、绛珠仙子了。”欧阳奋强先生曾对陈晓旭说林黛玉“太小心眼了!”陈晓旭绝对不能容忍有人说林黛玉的不好,林黛玉可以说是她追求的完美精神境界和化身,她当时有些发火:“你根本就欣赏不了她的美,你不过是一个凡夫俗子罢了;你那个宝玉可爱啊!他到处留情,是个须眉浊物,泛爱主义者,黛玉怎么会爱上他。奇怪!”强势的她还有一段话至今我都还记忆犹新:“我就是林黛玉,如果我演其他角色,观众会觉得林黛玉在演另外一个女孩的角色……”在《探秘时刻。怀念陈晓旭》节目中王扶林导演回忆说:“……她自己能写诗,肯定有这方面的气质;她……林黛玉的诗应该是在红楼梦中写得最好的一个……”王夫人的饰演者周贤珍说:“很优美、很柔弱,就感觉她像林黛玉一样的……她有一种诗的那种才华……”扮演贾赦的李颉老先生在对陈晓旭出家一事时说:“我就觉得她这个(出家)的结果,也必然,她太是林黛玉了、太是林黛玉了……”陈晓旭在银屏中留给我们的是:点点泪光、微微娇喘、淡淡忧郁;静时似花印水、行时如柳扶风;心较比干情亦真、性比西子美三分的古式才女形象。( 文章阅读网:www.wenxuefan.com )然而现实中的陈晓旭给我们留下的却是生活本色的痕迹:与曾经激励支持她去饰演《红楼梦》角色的爱人毕彦君之间的婚姻走到了尽头,妙真的悲剧应该是从这里开始的。据她姑姑陈文娜说:“为了清静先要觉悟然后才能放下一切,修行也是要到有机缘的时候才去做。”记得2006年她在北大讲演时说过:“自己也出过名了,不是为了钱而活着,因为自己那时已深陷新的迷茫,她却在佛法里找到了答案,我还是喜欢他们说我是林黛玉,给我最美好的印象和最美丽的回忆就是《红楼梦》的林黛玉,我希望我能够让自己的心更坦诚、更纯洁,面对每一个人。”惋惜终不能挽留!当我得知陈晓旭离世的噩耗时,悲从心起,泪从心流。于是在今天这个怀念她的日子里我不得不说一件事情,天之骄女为何如此红颜薄命,就我这个被她深深感染灵魂的人来说也许是一种极大的安慰和勉励。87年陈晓旭在得知《红楼梦》剧组在全国特招剧情演员时,她的举动是真诚而富有特殊意义的,因为她就是佛祖赐给民众的林黛玉,所以她的演绎才那么淋漓尽致。她自小熟读《红楼梦》擅长韵诗赋词,从那时起她已化作了林黛玉,所以她死得完美无瑕,如果那时的毕先生和那位为她割腕的先生能理解读懂这一点,或许她就不会过早的离世。事实却论证了我这个说法的正确性,那就是陈晓旭离世之前她亲自见证了爱人郝彤的出家仪式——这就是默契。不是这样,又会是怎样的呢?一个身患乳腺癌的女人,她所承受的痛苦只有自己和爱人郝彤知道,照常理分析,她不缺手术治疗的钱,就算没了女人的特征也比那些在市上招摇利益的“明星们”袒胸露臂强过千万倍。我这样说不是刻意要去诋毁谁,而是发现这个社会真的变得令人匪夷所思,可以说现在有很多人,甚至是政府部门的公仆们连张思德和李鼎铭是谁都不知道,还能指望他们能义无反顾的去做为人民服务的事情,一些城管特警肆无忌惮敌视人民群众,难怪有人常说雷锋精神是今天才死去的,这件事让我心寒不已,中华民族真的很需要、也很必要继续传承上下五千年历史文明了。由此可见陈晓旭选择出家和静静的离去,原因只有一个,正如李颉老先生说的那样这是陈晓旭选择的必然结果,因为她就是林黛玉,曹雪芹用心良苦的安排林黛玉在历史行进中的造诣不但辉煌了那部经典文学名著《红楼梦》,而且还给了后来人陈晓旭人生传奇的无限机会。如此一来陈晓旭不治而终的最有力的解释在于她用生命泣血书写历史的传奇,在于她执着传承中国文明的那种精神。昔人已去,天地寒彻,琴声哀鸣,音容犹存,痛哉晓旭,肝肠断矣!

怀念陈晓旭 永远的林黛玉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