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乡偶感(回乡偶书感情感慨)

文化格图群 文 沈三柏 七绝 回乡偶感
锄草的母亲 外二首
次外出,去外地旅游办事或途径所在地,有几点感受:一是道路交通等基础设施大大改善,村道水泥罩面,通村柏油大道。二是昔日破旧落后的面貌已荡然无存,新式建筑鳞次栉比,今非昔比;三是村庄整洁,功能齐全(如老年活动中心,文化室,健身娱乐场,卫生室等),布局合理;四是颇具地域特色,以新形象示人,如科技,养殖,种植、旅游等产业化;五是群众面貌大为改观(至少从表面上来说)其中之一就是家用轿车很多,民众精神面貌新潮。    然而,我每次回家,驱车行进在老家颠簸窄小的乡村道路上,总有一种己不如人的感觉:星星还是那颗星星,月亮还是那个月亮。家乡的面貌也似乎未曾有大的改观,或改变很小。20年前的沙沟集市改造,当时颇感变化之巨,道路也硬化了,路灯也拉上了。但如今,昔日窄小的水泥路已坑坑洼洼,凹凸不平,破落不堪。当时的沙沟集镇改造齐整,美观的小楼、铺面,今已颓衰,斑驳。老式的路灯杆愈发老旧,诉说着岁月沧桑……。    唐汪川历来有“丝绸古道河湟口。陇原杏花第一村”之美誉。历来以物阜地饶,山川秀荣,地灵毓秀著称。尤以唐汪大接杏名闻遐迩,誉冠陇原。奔腾湍急、逶迤绵延的洮河在这里像一个飘逸的彩练,呈巨“S”型镶嵌在川道谷地源远流长,抚育和滋养着两岸的乡民们。唐汪川自东南始有葡萄峡,西北讫有茅拢峡,两峡间聚一川地,似一聚宝的小盆地,地理上似乎也阻绝了日新月异、一日千里的浮华现实。似陶潜笔下的“桃花源”,独守那份平淡与静谧、朴真与安逸、率真与超俗,低调与清幽,旷世与超凡。远离浮华与喧嚣,虚无与狂躁,盲从与造作,轻浮与迷离。    作为一个在他乡生活的唐汪川人,感慨颇多:曾经的陇上名苑,独处一隅,雍容独善。你曾经孕育丝绸之路绮丽的梦想,抖落了历史沉重的沧桑,孕育铸就了多少唐汪儿女腾飞,振兴的夙愿,承载了多少有志儿女沉甸甸的期望,可如今,仍像一位置身深闺的懵懂少女而不为人识,尘封了多年的怨和失落,依稀远去的繁华和喧嚣。在一处质朴和静谧里,在一处风情物阜,山水独秀,风光旖旎处,你应该挑落头上的面纱,走出黯然的境遇,重新焕发出历史的雍容华贵和美丽的容颜!!!    2015年12月6日  赞                          (散文编辑:江南风)

季春拾趣 诗词一组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