饭局

  中国人的社交文化似乎饭局文化占主流,老子在《道德经》里说:“治国若烹小鲜”于是,饭局又多了些政治色彩。对于风靡当今社会的时尚饭局或应酬交往我近乎弱智,故而也无缘挤入“名利双收”的社会精英之流。
  
  我应朋友之邀,参加了一个受人之恩,为答谢别人为自己办事成功而设的饭局,酒桌上的应酬是要有大智大勇的,既要搞清什么酒该喝什么人该敬,我这种智商哪里能胜此重任?所幸有人把握尺度,给我们女士要了果汁,于是誓将矜持坚持到底,我才不想与这些人举杯畅饮呢!试看在座宾客吧,个个油光满面,推杯举盏,觥筹交错,大有一番拼搏撕杀的壮观场面。酒桌尤如一个大染缸,个个都被染成或赤或橙或黄或绿或青或蓝或紫的人,什么牛皮都敢吹、什么丑态都敢出、什么阿谀奉承的话都敢说云云种种。虽然是庸俗乏味,依然乐此不疲,虽然苦不堪言,但没有如此“应酬”又未免失落吧!故而我们的国人自然而然地推动了“应酬”风气的上涨趋势。我不觉冷眼旁观,心中充满鄙夷,看在座个个如同酒囊饭袋,一大群人围着一个大桌子,相互推杯换盏,大吃大喝,高谈阔论,说着言不由衷的话语,一场酒宴过后,大家拍屁股走人,该咋地还是咋地,时隔多日,曾经的饭局中人形同陌路。参加这样的饭局,时常要一耗好几个小时,既劳人又累心,简直是活受罪,浪费人的时间和生命。酒足饭饱,还没有曲尽人散之意,他们继续将酒事延续,商议着打牌娱乐,我赶紧告辞逃离,街上华灯盏盏,霓虹映照着幸福的人群,看世人个个点燃生活的激情,独我总受心头乌云的侵扰,说不清为什么总是心灵脆弱,难道真与社会时尚之风格格不入?然而内心却又强烈地追求自我,率性而为。
  
  可是在日常生活中,饭局是聚会时必不可少的一项内容,也可以称得上是一门艺术。简简单单的一顿饭,里面就有很多学问和讲究。对于国人来说,吃饭却能成为一种重要的社交手段,成为联系感情、增进沟通的重要方式,比如说,朋友聚会、家人团圆、同学会餐等,都是在吃饭中得到了吃饭之外的“妙处”。
  
  记得有次与朋友一起相约去吃饭,我们打的到了商贸,来到购物一条街,这儿的物品真是很多,我们的眼都看不过来,先看服饰,再看纪念品,然后看到吃的东西,又看了看帽子,想选一款新颖别致的,戴着去旅游,结果什么也没买。后来转一个弯来到老房子酸菜鱼店,坐下后,又等另一个朋友,等着时间,看到屋里的其它一些女士在抽烟,一屋子的烟味去不掉,还有一个貌似小姑娘的人也在抽烟,她有着一张好看的面孔,可是却被她刁着烟的形象级破坏了。我们就从一个女人该不该抽烟说开去,因为我们几个人是不抽烟的,所以对这些抽烟的女子有着不好的印象,还认为在长辈面前更不应抽烟。后来朋友还没到,于是我们点的菜就上了,一盘豆干,一盆酸菜鱼,一盘红烧猪蹄子,一大碗玉米稀饭。我们一边吃一边等朋友,不一会她就到了,讲了她下班后等车塞车的情况,我还带了些水果,我们一边吃美食,一边品尝水果,一边闲聊着一些漫无边际的话。曲尽人散,我又打的回家,随手翻开李白的诗,一行小诗映入我眼帘,“欢言得所憩,美酒聊共挥。长歌吟松风,曲尽河星稀。我醉君复乐,陶然共忘机”有些不解,看看解释才知是:酒逢知己,话语投机,二人饮酒畅叙时间已久。月渐渐升到中天了,月明星稀,月华如水般倾泻下来。我醉了,您也很快乐,我们都似乎忘掉了血肉之躯的存在,远远离开了世俗的巧诈和虚伪。不是吗,李白那时的心灵写照正合我现在的意思。  赞                          (散文编辑:江南风)
推荐阅读:
·情感美文 女孩子最容易生气的N个场
·情感美文 美少妇和公公的乱伦故事
·情感美文 丑女也浪漫,我爱上了眼镜
·情感美文 疯儿
·情感美文 男人性能力不持久女人哭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