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路上――致江晓

旅行,在路上遇见最真实的自己 致我们第一次年会
毕业十年 在路上 致我的2006 2016 之行遍辽宁
起我妈江晓,记忆最深的就是蛋炒饭,2000千个清晨,我看着面前冒着热气的蛋炒饭。从最初的热切迷恋到食同嚼蜡再到闻之欲呕。 我曾大喇喇的说过:“可以换个花样吗?我吃蛋炒饭都快吐了。” “你爱吃不吃,不吃就滚。” “……” 也曾赌气,不吃。可最后可怜的还是我自己,如果和没有饭吃比较,还是蛋炒粉靠谱点。 我从来没有恨过江晓,有的只有讨厌,还有莫名其妙的无所适从。 而我身上的些许优点竟然是来自她的遗传,比如身高,还有悲情,还有文艺范。 从小到大,我都在想方设法的和她作对,就算最后倒霉和全身布满青紫伤痕我也愿意。 记得最清楚的就是6岁的时候。因为冬天很冷,江晓起的很早做了早饭。当然千篇一律的是冒着热气的蛋炒饭,花了很长时间给我套上一件一件厚重的衣服,秋衣加毛衣,毛衣外面还有一件毛衣,再外面还有一件棉袄,棉袄外面还有一件罩衫。 在继续这个画面之前,大概还是要说明一下什么是“罩衫”。 罩衫就是一件粗布做的一面只需围住脖子到肚子的围兜,主要对象还是小孩和无法自理的老人需要了,最大的用途就是不要让里面的棉袄穿不了几天就要拿去洗,还有挡脏。当然我不是这样认为的,这不过是大人们偷懒的借口而已。 在江晓粗怒的拽着我胳膊把书包帮我背好,又催促我赶紧消失在她眼前。 很艰难的举起右手擦鼻涕,勾了半天,我无奈的放弃了。也无所谓鼻涕挂在外面,大力吸了口气,把挂在外面的两串冰棍吸回鼻腔。 开始每天都要做的事情,费力拽下书包,开始脱罩衫和棉袄。捡起书包大步走到去学校必经之地的大舅家,把棉袄和罩衫寄存,并和大舅说好放学经过的时候拿走。 然后高兴的背着书包,朝学校走去。走着走着热了,放下书包,又会继续脱掉最外面的那件毛衣寄存在别的七大姑八大姨家,承诺放学会回来拿走。 等到到学校的时候,可能就只剩一件最里面的毛衣了,也不觉得冷。 到校门口的时候,很难从大门挤进教室,因为教室外面,门口里里外外站了一圈家长,大都是送着上学的。 费了九牛二虎之力从人群中挤进教室,自顾自地拿出书本准备早读。 我从来不奢望江晓会送我上学,原因是根本不可能。她讨厌我,她恨我,她恨为什么剩生下我。 放学经过那些存放衣服的人家,准备拿走早上脱掉的衣服,然后被告知江晓上午下来劫稻,已经拿走了。 既然别人告知是被江晓拿走了,就有了心理准备,不自觉摸了摸自己个的屁股。 “斯……”前几天被教训完的战绩还没消肿呢,看来得伤上加伤了。 吃过晚饭,趴在自己的床上,写家庭作业。稍动一下,来自屁股上的疼痛就让我直冒汗。 记忆中似乎从来没有和江晓睡在一起过,偶尔的一次还是妹妹出生后非拉着我一起和江晓睡在一起,结果睡到一半不自觉靠着温暖靠向她最后被江晓一脚踹掉在地上。 那应该是我最尴尬的情景了,妹妹醒了点灯迷茫的看着地上的我。江晓不知道是醒着的还是睡着的。 以最快的速度低头飞奔回自己的房间,不知道压抑了多久的眼泪就像拧开的水龙头关都关不住。那个夜晚,眼泪无声滑落。我终于开始在想“为什么要生我?” 经过这么多年,虽然中间,经过不大不小的插曲,心里面的疑问却丝毫没有退却,不但没有退却。更变成了很多情绪彼此纠缠的心理阴影。 “我不被喜欢” “生我,给这个家,尤其是江晓带来非常大的痛苦。” “我是不该出生的人” 这些疑问合成一个复句就是:“因为我是一个不该出生的人因此不被喜欢,并且给江晓带来非常大的痛苦。” 接着,那个问题仍旧无解,是啊,“既然如此,那请问为什么生我?” 难道就因为我是一个女孩?或者我是不听父辈忠告选择自由婚姻的失败产物? 而我确实在整个童年和少年都明显感觉到,江晓非常热衷于如何把我甩掉,随时随地! 江晓总有很多新奇百怪折磨我的办法,细数过来招数五花八门。 像是在地上画个圈圈,不准我离开那个圈子,跪个一夜什么的。江晓从来不让我在白天跪在圈圈里,通常都是夜里,有时跪着跪着睡着了,后半夜我已经睡得不醒人事,哪管什么圈子不圈子,姿势各种各样的。第二天早上醒来,徒然发现自己醒在自己个儿的床上,那段时期,我一度觉得自己有了梦游症。 因为醒在床上,免不了又是一顿竹条伺候,江晓常常气急败坏的说:“我说话都不听的是吧?让你跪在地上,谁给你权利回去睡觉的?” 现在想起来,百分百是她自己抱我回床上的。只是她不愿意承认而已。 对江晓的回忆大部分都是她的鞭策,没有鼓励和夸奖。 不管是江晓还是游心从来没有夸奖过我。哦,忘记介绍了,游心是我爸。 小时候唯一让我觉得可以说出来的优点就是我的钢笔字写的还是不错的。 而且唯一让我改变,爱上语文,爱上文学也是源于写字的原因。 那时候,我刚上小学一年级,刚学习语文。每学习一个新字,一篇文字,紧接着就是用钢笔一笔一划的写在田字格里。还有上毛笔课的时候,蘸着墨水一笔一笔写在大田字格里。可以说整个童年最让我觉得自己不再是多余就是这件事了,老师会在交上来的作业里,用红墨水在她认为写得好写的漂亮的字上画一个我认为很漂亮的大圈。而每次发下来的作业本上,我的练习薄上可以说是鲜红一片一片的,就像开在黄泉路上的彼岸花——剔灯瀛海碧波霎,妖娆若许,枫火殇蒹葭。 而纵观他人只有寥寥几笔,就像陪衬。 仅仅是这样,还无法改变我偏文科。最主要的是这个画红圈圈的老师是教语文的,而且一教就是五年。 老师姓王,教了很多人,其中就包括我的大哥大姐还有二哥。 王老师似乎很喜欢写字漂亮的小孩,最能体现的就是她在上练字课上总能夸奖我,这对我来说很重要 ,这是整个童年里面唯一一个夸奖过我的人,给我太多的鼓励。 王老师在每个学期末的时候都会办一次板报,在教室后面的白色墙上贴满字帖,然后叫来所有学生的家长共同瞻仰。 最后教室后面的白墙三分之二都是鲜红一片的圈一个连一个,都是我的字帖,而字帖上方王老师写的斗大的几个大字是我的名字。 这个时候,我多么希望江晓能在这里,我想说,妈妈我也不是那么差劲的,你看连村书记都说我写的字不错。 可是,这里没有江晓。整个童年加少年我的荣耀里面都没有江晓,教室里面热闹非凡,同学们拉着各自的父母吵着闹着。我独自站在人群中,看着墙上鲜红一片,边上人来人往,突然心里徒生一种荒凉。一种过境千帆的荒凉! 这时,如果有人问我:“你恨江晓吗?” “恨吗?” “不恨。” “那以前呢?恨过吗?” “以前?也许吧?” “为什么不恨了?从什么时候开始不恨了?” “我不恨,或者说不讨厌江晓是因为一个人。” “一个人?谁?” “我的外婆,江晓的妈妈。”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我慢慢从生活的点点滴滴里发现江晓的美好和那些点点滴滴里面隐藏的那份无法言说的爱。 当然,大部分来自于外婆的口述和我的观察。 最深的一次感触是工作以后,有次回家和江晓聊天。聊着聊着就说道2002年冬天一个再普通不过的傍晚。 我放学回家,放下书包拿出里面的保温桶准备拿到厨房去洗掉。边走边和后面的江晓说道:“班里面就我和另外一个女同学带饭吃,最重要的是那个女孩是孤儿。” 已经不记得当时江晓的表情和回答,更别谈自己为什么当时说出这样一句话。 只是如今听江晓娓娓道来,一时怔住,不知道该怎么言语。 江晓歉意的看着我道:“我对不起你,那时你和我说班里面只有你和另一个小女孩带饭吃,我心里面真的不好受……” 今时今日,我看着江晓眼角渐多来自岁月的痕迹,此刻心里更多的是内疚和懊悔不安。我没有想到十年了,她一直在这件事上不能释怀,只因我随意的一句话歉疚了十年……! 轻轻抱住江晓,为她抹去眼角的泪,道:“你怎么还记着呢?妈妈现在我很好,真的!” 突然又想到那2000个清晨里冒着热气的蛋炒饭,太多的懊悔充斥在心间。 原来记忆里面,留在心里的都是满满的温暖! 越长大就越懂得江晓那一点一滴不能言语的爱,也越来越懂得江晓的坚持。 从一九九零年到二零一二年这漫长的二十年,江晓都活在自己给自己画的牢笼里面,也许是她嫁进这里开始,开始了她半辈子的苦累和伤痛!

美女开车出事交警没法解决,这男人搞定一切

相关推荐